(

)

写景
怀古
情感
节序
秋节
秋天的词
婉约的词
山水
写水
记梦
思乡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诉衷情令·片云载雨过江鸥》,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孤独感受的矛盾情感。开篇“片云载雨过江鸥”一句,以动人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江上的水鸟在细雨中穿行,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也反映了她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水色澹汀洲”这句则是对上一句意境的延续和深化,将目光转向江水与岸边的交接处,通过“澹”字形容水的清澈,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情愫。接着,“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小莲”通常指荷花,这里借以自喻,表达自己如同荷花一般孤独而又不为人知。"玉惨红怨"则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而“翠被又经秋”则是现实中的孤寂感受,夜晚独自一人盖着绿色的被子度过一个个秋夜。最后,“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这段词语展示了诗人在冷清的意绪中走向南楼,心中的思念如同那轻拂过的帘钩,不经意间触动了心弦。夜晚,在半掩的窗前,灯光下芭蕉叶片投影,诗人的梦境里充满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孤独女子在秋夜中怀旧思念的画面。

吴文英

342首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