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景
桃花
节日
清明节
山水
怀旧
花香
兰香

译文

触目所望皆幽静素雅,细风拂过欲轻吹。
桃花在碧绿的水中温暖绽放,游女在江边玩弄着江篱。
夜晚的珠阁传来阵阵筝鸣,兰花的香气缓缓渗入树中。
那些美丽的花草似乎在梦中应怜悯我,我仍在等待卷帘人来告诉我(某个消息或情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述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愫。"触望皆幽素,离离欲细吹。"开篇即以淡远的色彩渲染出一片静谧的春日景致,"幽素"形容的是那种淡雅而又略带神秘的绿意,"离离"则描绘出了初春时节树木间疏疏朗朗的姿态,诗人似乎有着细腻地去吹拂每一片新芽的情怀。"桃花温渌水,游女弄江篱。"桃红柳绿之中,桃花更是春日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象,它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而" 渌"字则传递出水流轻柔细腻的声音,"游女弄江篱"则描绘了江边女子嬉戏的情景,她们或许正用手中的柳枝在河水中画圈玩乐。"珠阁鸣筝晚,兰香入树迟。"夜幕降临,诗人笔下的场景转向室内,一座装饰华丽的厅堂里传来筝弦的悦耳声音,而外面则是兰花的清幽香气在微风中缓缓飘散,似乎时间都为之静止。"应怜芳草梦,犹待卷帘知。"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珍惜之情,以及不愿意错过每一个美好瞬间的心理,"应怜"意味着应当去怜爱这些易逝而矣的春光,而"犹待卷帘知"则是说诗人还在等待着早晨的到来,以便打开窗扉再次领略那份清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您喜欢

夜合花
宋·高观国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
清明日游白云山(其二)
清·丘逢甲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濛濛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斜日下山谋一醉,红棉开遍越王祠。
有怀刘协中
明·文徵明
东风度幽馆,群鸟相和鸣。念子会无期,茫然过清明。春江芳草远,怀人心目惊。如何多朋友,我独傍山城。岂无樽酒欢,亦有花木荣。所怜异乡物,徒念心怔营。白云度水去,日暮山纵横。倚.....
游山寺
宋·周南
山寺清明蛱蝶飞,中庭古佛供琉璃。僧房也有追游市,瓦狗泥车诳小儿。
上巳接清明游宴
唐·独孤良弼
上巳欢初罢,清明赏又追。闰年侵旧历,令节并芳时。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寻花迷白雪,看柳拆青丝。淑气如相待,天和意为谁。吁嗟名未立,空咏宴游诗。
立春前一日寿汪幕阜五十初度公始生之日为不佞乡举之年触景书怀欣慨交集
明·王应斗
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蓦山溪
宋·张孝祥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近。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阴藏迟日,欲验几多长,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茂林芳径,绿变红添润。桃杏意酣酣,占前头、一番花信。华堂尊酒,但作艳.....
水调歌头
元·无名氏
东风卷帘幕,时物又新奇。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紫燕添新垒,小雨洒芳菲。老生涯,沽酒杖,钓鱼矶。江湖一样,几声鸥鹭夕阳微。百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