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
梧
舟
夜
珠
江
倏
别
两
经
秋
,
流
水
年
光
去
莫
留
。
对
酒
几
时
寻
旧
约
,
有
怀
何
处
凭
高
楼
。
音
书
怪
彼
鳞
鸿
杳
,
胶
漆
于
谁
意
气
投
。
剪
烛
坐
残
良
夜
永
,
无
穷
乡
思
一
孤
舟
。
地点
珠江
写景
思乡
思忆
抒情
秋天的意
情感表达
送别
赏析
这首《苍梧舟夜》由明代诗人黄钥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珠江倏别两经秋,流水年光去莫留”,以珠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两年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对酒几时寻旧约,有怀何处凭高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何时能再次相聚,共饮美酒,重温往日的约定。然而,现实中的他只能在高楼上凭栏远眺,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颈联“音书怪彼鳞鸿杳,胶漆于谁意气投”,通过“鳞鸿”(鱼雁)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却无奈于消息的杳无。同时,以“胶漆”(形容深厚的情谊)自问,寻找着能够与之心意相通的人,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难觅的感叹。尾联“剪烛坐残良夜永,无穷乡思一孤舟”,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坐在船中,剪烛长谈,直到夜深人静。这不仅是对孤独的描述,更是对远方家乡无尽思念的抒发。孤舟漂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孤独,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复杂心情。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