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
渎
祠
留
题
三
首
(
其
一
)
覃
怀
西
上
溯
清
源
,
叠
嶂
长
冈
缭
翠
垣
。
膏
沃
连
阡
环
乐
土
,
渊
泠
一
勺
泻
高
原
。
卢
仝
井
在
寒
芜
合
,
裴
相
庭
空
古
树
繁
。
闻
说
天
坛
多
异
迹
,
昼
鸣
笙
磬
夜
啼
猿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赞美
山水
田园
古树
异迹
昼夜景象
译文
译文:从覃怀向西追溯清澈的源头,连绵的山嶂和长长的山冈环绕着绿色的城墙。
译文:肥沃的土地连绵不断,环绕着欢乐的田野;一勺清澈的水从深潭中倾泻到辽阔的高原上。
译文:卢仝曾经用过的水井被寒芜所覆盖,裴相的庭院如今空无一人,只有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
译文:听说天坛有许多奇异的遗迹,白天可以听到笙磬的声音,夜晚则可以听到猿猴的啼叫。
赏析
这首元代周伯琦的《济渎祠留题三首(其一)》描绘了覃怀地区西部崇山峻岭中的清源景象。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溯流而上,眼前展现出一片翠绿的丘陵和肥沃的土地,仿佛环绕着欢乐的田园。清澈的水源从高地倾泻而下,滋养着这片丰饶之地。诗中提及卢仝井和裴相庭,暗示着历史遗迹的存在,卢仝井虽被荒草覆盖,但依然可见其古老风貌;裴相庭则庭院古树成荫,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最后,诗人提到天坛的奇异事迹,白天笙磬声回荡,夜晚猿猴哀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交融,展现了覃怀地区的壮丽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域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