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边塞
抒情
哲理
地方
野狐岭
宣平小邑
古中原地区

译文

高山峻岭插入云层之外,白昼时也感到寒气逼人。
四季都有冰霜的威严,星星仿佛可以攀摘到。
它的阴面控制着北方地区,阳面则与燕国关隘相接。
山间的沟壑深不可测,盘旋曲折的阶梯无尽头。
山间的凹地草木茂盛摇曳,崎岖的山石险峻。
车马喧嚣繁忙,我的马却已经习惯于此。
仿佛置身九天上,俯瞰人间。
连绵的山冈束成重重险阻,如同城垣拱立。
停下车马踏上平地,回头望去山势雄伟。
突然间觉得衣物厚重,长途跋涉后汗水湿透了鞋面。
古道旁的柳树遮荫,果园里的果实被献上御筵。
尽管地处居庸关北,但景色却幽深美丽如蓟州前。
刚开始领悟到一山之隔,气候却有极大的差异。
这个小邑名叫宣平,与京城相距两舍(约四十里)之间。
这里牛羊繁衍生息,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当地人尊敬上官,晚上柴门轻轻叩响迎接。
休养生息,承平盛世,功绩超越古人。
这里曾是汉唐统治之地,现在已与中原统一。
广阔的疆域地图背后,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和艰难努力。
张扬我六军之威武,金城汤池永远坚固深邃。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纪行诗十首(其四)野狐岭》描绘了作者在野狐岭的行旅经历。诗中通过细致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岭上的高峻险峻和四季如冰霜的寒冷气候,以及与周边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诗人感叹此地虽偏远,但与中原地区气候差异显著,反映出地域特色的鲜明。“轮蹄纷杂遝,我马习以安”表达了旅途中的繁忙与适应,而“恍然九天上,熙熙俯人寰”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愉悦感。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沿途的田园风光和当地人民对官员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盛世的赞美。最后,他感慨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从古至今,国家版图的统一与巩固,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伟大。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寓含了对国家统一和民生安定的深深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