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闲适生活
读书生活
赞美自然

译文

空闲的大厅刚打扫过,说是初秋已来到。
读书人送来许多信函,弹琴的僧人也来和弦。
趁着夜晚在莎草台上散步,竹林小院里享受清凉入睡。
整天没有忙碌的事情,应该如同神仙般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闲堂新埽洒,称是早秋天",通过对室内环境和季节变化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净悠闲的氛围。"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则展示了主人公与文人雅士、音乐僧人的交流互动,这种文化艺术的交融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深度。"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享受。这里的“莎台”指的是矮小的平台,而“乘晚上”则意味着在傍晚时分登上这平台,享受那份宁静与凉爽。而“竹院就凉眠”则是对夜晚睡眠环境的描绘,竹林之中给人以清凉和平静。最后,“终日无忙事,還應似得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神仙一样,无忧无虑,每天都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憧憬。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一幅诗人理想中的自在生活图景。

张籍

441首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猜您喜欢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绝句五首(其五)
宋·吕陶
可喜公居近白云,眼前尘事少纷纷。纱橱竹簟偏宜睡,五月庭除不聚蚊。
秋思
唐·周贺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落叶
清·洪銮
灯前生静响,落叶满寒津。庭户何萧瑟,飘零似故人。大都含雨意,一半在风尘。为尔悲秋色,高楼独怆神。
次韵伯氏谢安石塘莲花酒
宋·黄庭坚
花蕊芙蕖拍酒醇,浮蛆相乱菊英新。寒光欲涨红螺面,烂醉从歌白鹭巾。行乐衔杯常有意,过门问字久无人。王孙欲遣双壶到,如入醉乡三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