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鹿
抒情
写物
赠别
山水
赞美
读书
生活

译文

深山中的隐士,名声已传四十年。
生活不安定,独自隐居,性情应更宁静。
家族曾显赫,如今靠耕种度日,住的是田间小屋。
藤蔓悬挂着书帐,竹竿系着捕鱼的小船。
已种下千株橘树,新开凿了几眼泉水。
闲暇时携酒远游,与僧人交谈更偏爱幽静。
入山洞题写松树,赏花时选择石头躺卧。
避开喧嚣,常沉溺于山水,遇到美景则流连忘返。
自古以来,高人逸士众多,像你这样的人很少见。
辛勤耕耘学问,你的篇章已广为流传。
当年交往的朋友众多,省阁中的贤人也欣赏你。
朋友间情谊深厚,你总是谦让他人走在前面。
在学术讲坛上占据重要位置,学者们都愿为你效力。
众人期待你的晋升,目光都聚焦在你的未来。
才华出众却难以施展,性情高洁保持自我完整。
畏惧世俗的眼光,疏离权势,坚守道义。
贤者深知天命,我辈追求的是礼乐之道。
深藏报恩之心,专心研读养生之书。
尽管憔悴,仍受郡守同情,如同病鹤在夕阳下悲伤。
寒冬中,饥饿的鸟儿振翅,生活困苦。
谁能举荐我这样的隐士,世间冷漠,无人援手。
如伯鸾般甘于寄食,元淑贫困无钱。
在秋风落叶中策杖行走,吟诗作赋。
旧衣仍有洁白之处,废弃的瑟上断了朱红的弦。
志向和气节始终不改,随遇而安,自在逍遥。
家境贫寒,忧虑婚嫁之事,年老时眷恋山林云烟。
放任自己像岩鹿一样栖息,如露蝉般清虚生活。
郑国的逃亡者,严爱隐居溪边。
我虽身处困境,但你不受荣辱影响。
偶然在山城相遇,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诗中的“郁郁山中客”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隐喻着诗人自己或其所仰慕的人物,在山中度过了四十年的时光。紧接着,“恓惶身独隐,寂寞性应便”则透露出一颗超然于世俗纷扰的心。“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中人物对于功名富贵的淡泊。接下来的“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则具体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足。“已种千头橘,新开数脉泉”展现了对自然生长的顺应和对生命力的一种赞美。接着,“闲游携酒远,幽语向僧偏”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宗教或哲学思考的向往。“入洞题松过,看花选石眠”这两句通过动作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宁静生活。紧接着,“避喧长汨没,逢胜即留连”则表达了对于喧嚣世俗的逃离和对高洁境界的追求。“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这一句,诗人借历史上高洁之士来映衬自己或所仰慕的人物,将其形象置于崇高的位置。接下来的“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传”则表达了对劳作与文学创作的认同。“昔日交游盛,当时省阁贤”这一段落回顾了往昔的友情和才华的辉煌。紧接着,“同袍还共弊,连辔每推先”则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讲序居重席,群儒愿执鞭”这一句描绘了学者们在高位上的尊贵和他们对于知识传承的渴望。紧接着,“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则展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与期待。“才异时难用,情高道自全”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与情怀的坚守。接下来的“畏人颜惨澹,疏物势迍邅”则表现出一种对于世态炎凉的理解。“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礼玄”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紧接着,“深藏报恩剑,久缉养生篇”则描绘了一种隐逸之士对于报答恩情和自我修养的执着。“憔悴众夫笑,经过郡守怜”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超然。紧接着,“夕阳悲病鹤,霜气动饥鹯”则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脆弱和自然变迁的感慨。“处士谁能荐,穷途世所捐”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之士在世俗中的困境与无奈。紧接着,“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则具体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清贫的生活状态。“策蹇秋尘里,吟诗黄叶前”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紧接着,“故裘馀白领,废瑟断朱弦”则表现出一种对于往昔美好生活状态的怀念。“志气终犹在,逍遥任自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于自然的顺应。紧接着,“家贫念婚嫁,身老恋云烟”则具体描绘了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放逸栖岩鹿,清虚饮露蝉”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超脱。紧接着,“郑逃秦谷口,严爱越溪边”则表现出一种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霄汉予犹阻,荣枯子不牵”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和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紧接着,“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难宣”则展现了一种对于友情与命运共同点的深刻体悟。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自然和谐以及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向往。语言朴实而不失幽深,意境开阔而又充满哲思,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篇。

张籍

441首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