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离别
送别
写景
山水
情感
思乡
地点
成都
春天
动物
野禽
怀古

译文

皇家园林中的花朵初绽,章台街的柳絮飘飞。
为何在这春日里,我回望过去,感到如此违逆。
离别的忧郁难以消除,相聚的机会越来越稀。
整理衣襟辞别红墙皇宫,挂起旗帜攀登青翠的山微。
边塞的鼓声中,野鸟喧闹,春草生长,换上了远行的服装。
回望长安的道路,关山在夕阳中雾气缭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两句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美丽的景象,花朵盛开,柳絮随风飘扬,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的"如何正此日,還望昔多违"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景色,却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情,"昔"指过去,"違"是违背、错过之意,显示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无法实现的渴望。"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则透露出一种离愁别绪,"怅"是一种难过的情感,"風期"指春天,也就是离别的季节;"将乖"意味着要离开;"云会稀"则是形容远行时天气多变,云层稀薄,增添了一份无奈和孤独。在"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中,"敛衽"意指整理衣襟准备告别;"辞丹阙"则是指离开宏伟的宫阙;"悬旗陟翠微"则写出了远行时军旗飘扬的情景,"陟"通“登”,这里形容军队登上高处,"翠微"则形容山色青翠,表明了诗人即将踏上的旅途。"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两句中,"野禽"指野外的鸟儿,"喧戍鼓"则是描述它们因离别而鸣叫;"春草变征衣"则写出了随着季节变化,军人的行装也跟着改变。最后的"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时回头望向长安道路,心中对那座城市的留恋。"关山"指的是通往蜀地的难以攀越的山脉;"起夕霏"则是形容傍晚时分,山上开始弥漫起薄雾,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和不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卢照邻

105首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