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吕
中
甫
还
四
明
和
程
太
守
韵
复
看
征
橐
去
匆
匆
,
况
是
春
山
暮
雪
中
。
旧
社
音
书
王
屋
下
,
老
年
杖
履
镜
湖
东
。
金
鹅
楼
隐
沧
洲
月
,
木
阜
松
含
碧
落
风
。
别
后
有
怀
谁
共
写
,
只
应
惆
怅
数
南
鸿
。
离别 送别
春天 写雪
写景 写山
情感 友情
赏析
这首明代沈定王的《送吕中甫还四明和程太守韵》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吕中甫时的情景。首句“复看征橐去匆匆”,通过“征橐”(行囊)的匆忙,传达出离别的急切与不舍。接着,“况是春山暮雪中”,以春山暮雪的景象渲染出环境的凄冷,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旧社音书王屋下”,回忆起往昔共同的社团生活,而如今只能在远方的王屋山下期待音书往来,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诗人想象自己年老之时,独自行走在镜湖东岸,杖藜而行,寓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孤独的晚年。“金鹅楼隐沧洲月,木阜松含碧落风”,通过描绘金鹅楼在月色下的静谧和木阜松间的清风,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的向往,也暗含着对未来的遥想。最后两句“别后有怀谁共写,只应惆怅数南鸿”,直接抒发别后的思念之情,感叹无人可共述离怀,只能独自对着南飞的大雁寄托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深深感慨。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北上道别周明翁遇雪
元·吴存
昨梦骑白凤,身到玉皇家。晴开阊阖荡荡,白昼舞天葩。堂上圭陈璧委,堂下鹭班鹄侍,整整复斜斜。一笑未曾有,两眼眩光华。朝来见,庭中树,玉槎牙。马头怜我飞絮,行色渺天涯。想见燕.....
别韩湘
唐·韩愈
未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成身退后,却抽身去卧烟萝。
留别苏仁仲通判
宋·周必大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午夜灯光曾共赏,三春乐事未全疏。尊前窈窕传新唱,耳畔澜翻听异书。此别不须勤怨惜,君王日日问严徐。
送唐大监
宋·龚况
东山相别又相逢,转觉衰颓一老翁。子约重来我方去,满庭黄叶正秋风。
送葛谦问运干
宋·周必大
少年扶犁事西畴,老陪英游帝王州。才高韵胜各有得,志合情亲君更优。离筵忽席洛定鼎,戍期云异齐葵丘。君行共叹空冀北,我衰谩作周南留。欲持菊觞止君饮,单车已戒难停辀。欲挽长条赠.....
别淮上诸故人(其一)
清·陈璟章
浮云黯长天,我今与子别。执手噤无声,悲哉此决绝。岂曰不重来,世事渺难说。悠悠燕云高,汤汤淮水咽。行矣复何言,肝肠为寸裂。寄语世间人,何必衷肠热。
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元·圆至
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绛帐未悬知己少,黑裘渐敝阅人多。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莫对饭盘嗔苜蓿,桑榆虽暖易蹉跎。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
唐·韩愈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