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写景抒情
山水场景
怀古哲理
情感表达
咏物言志
惜时

赏析

这首《听阮》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描绘听阮琴声的场景,展现了音乐与自然、人生的深刻联系。开篇“水晶宫殿黄金阙,玉斧修成大圆月”,以宫殿、月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之中。接着,“漆光照胆毛发寒,依约峰峦见林樾”两句,运用光影和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沉。“谁人于此安四弦,流水高山寄清越”则引出了主题——阮琴的演奏。阮琴以其独特的音色,承载着流水般的悠扬与高山般的壮阔,寄托了演奏者的情感与思绪。接下来,“初如孤鹤唳蓝田,渐若群鸾舞丹穴”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阮琴声从孤独到热闹的变化过程,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疏疏夜雨滴秋阶,忽然雪竹空岩折”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夜雨、秋阶、雪竹、空岩,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世间万态不可穷,弦中有口俱能说”表达了音乐能够表达世间万物之态,具有无穷的力量。这不仅是对阮琴音乐的赞美,也是对音乐艺术普遍价值的肯定。“锦瑟华年过眼休,枯桐已为伯牙绝”引用了伯牙与子期的典故,强调了音乐与情感、友谊之间的深厚联系。伯牙因失去知音子期而不再弹琴,这里的“枯桐已为伯牙绝”表达了对音乐艺术中情感交流的珍视与怀念。最后,“是间真意亘千古,千古仲容名不灭。人生俯仰天地内,瞬息百年同一阅。请君姑置是非事,来凭云窗听高洁。”总结全诗,强调了音乐艺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价值,以及它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的纯净与高洁。同时,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纷争,静心聆听音乐之美,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阮琴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限魅力,以及它与自然、人生、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史浩

652首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您喜欢

好事近(其四)
宋·程垓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杂诗(其一)
清·顾植
高楼峙西北,缥缈浮云端。中有愁思妇,抚琴独长叹。容颜耀朝日,咳吐如芳兰。动作礼自持,秉质幽且间。阳春久不作,感怀时一弹。莫谓和者寡,知音良独难。举世尽扰扰,何处结古欢。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飞霜歌
元·马臻
飞霜悴百草,芳兰亦委柯。纵欲努旧力,奈此寒风何!在昔结花初,岂不受春多。耻随桃李场,托迹空山阿。四时有代谢,阳艳忽已过。薰莸苦不辨,一体同消磨。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罗。伤.....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江边独酌有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鹭看人醉,风花逐客狂。蟹嫌双跪少,鲈爱四腮香。无用惟才笔,多情是酒乡。六旬犹处子,华首胜红妆。
十五夜望月,叠前韵
清·丘逢甲
暮霞收绮碧天清,难遣茫茫万古情。影里河山新世界,镜中宫阙大光明。虚无星陨灵槎约,缥缈云回玉笛声。弹指人寰几圆缺,妖蟆笑看眼前生。
听琴
明·严嵩
閒客清宵抚玉琴,露凉新月在高林。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