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
绿
节日
秋节
重阳节
写花
菊花
抒情
赞美
寄语
写人写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重阳节(即中国的重九节,通常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的宴会。诗中的意境优美,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东篱寿菊金犹浅”一句,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宁静生活的向往。寿菊在这里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代表着长寿和坚韧不拔。“对南山、把酒开新宴”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举杯,面对南山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这里的“对南山”可能指的是宴会地点,或是宴会的背景,而“把酒开新宴”则强调了宴会的喜悦和新鲜感。“绛阙丛霄,玉书丹篆”两句,通过描述宫殿的壮丽与古籍的珍贵,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可能是在强调宴会的非凡气氛,或是借此表达自己对知识和文化的尊崇。“坐间俱是神仙伴”一句,则将宴会中的宾朋比作神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与之共享者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童颜绿发何曾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情怀。这里的“童颜绿发”象征着青春和活力,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或宴会中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对美好生命状态的赞美。“喜婴儿姹女交相恋”一句,以婴儿与少女的嬉戏来形容宴会中的欢乐气氛。这种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了人间美好的情感联结。“寄语诗翁,茱萸重看”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嘱咐,让他们珍视这份美好时光,并在未来重温这份记忆。这里的“茱萸”可能指的是书信或诗文,是诗人与朋友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最后,“明年此会人人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来年宴会时,所有参与者都能够健康地再次相聚。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重阳节的宴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珍贵以及永恒不变的情怀的赞美。

史浩

652首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