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节日
写花
菊花
抒情
忧民
秋节
节气
友情
战争
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区越在重阳节过后,受到好友陈洪斋邀请共饮菊花酒的情景。通过“小睡不知重九过”,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沉浸在梦乡中,未能察觉时间流逝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洪斋唤饮菊花杯”则点明了聚会的主题——品菊饮酒,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极烦开径同三益”一句,运用了“三益”这一典故,指的是真正的朋友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尚费携壶上玉台”则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通过“携壶”和“玉台”这两个意象,既展现了聚会的高雅,也暗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未拟升沈皆自得”一句,诗人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可怜风雨不时来”则以自然界的风雨比喻人生的不如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干戈未息闾阎斗,争得逢人笑口开”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表达了对战乱和民间疾苦的忧虑,以及渴望社会和谐、人人欢笑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
清·陈维崧
郭外烟林。趁板桥夹浦,迤逦秋寻。溪翁陇口,半畦嫩蕊,园丁屋角,数亩浓阴。离披开坼铺如锦,纵藻耀、偏觉萧森。选野岑。倚风藉草,隔涧捶琴。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沈。.....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