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景
闺怨
写月
抒情
写风

赏析

这首《如梦令·秋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闺房的静谧画面。诗人薛彬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月、露、风、花,以及人物的动作——立、整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情感波动的氛围。“桐月半悬银饼”,开篇即以“银饼”比喻半圆的月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桐树上的景象,给人以明亮而柔和的感觉。接着,“竹露自鸣金井”一句,通过“自鸣”二字,赋予竹露以生命,仿佛它们在金井中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增添了秋夜的生机与活力。“小立却含情,但把湘裙漫整”,这一句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在月光下的姿态。她轻轻站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动作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期待之情。她不时整理湘裙,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优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人静。人静。风动一帘花影。”最后两句,通过“人静”二字强调了环境的寂静,随后以“风动一帘花影”收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窗帘后的花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对这静谧夜晚的轻声回应。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秋夜的静美与深邃。综上所述,《如梦令·秋闺》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闺房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寄容廷恂(其一)
明·何绛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