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姿
写花
咏物
抒情
赞美
秋天
情感
思乡
闺怨
珍重
珍爱

赏析

这首《踏莎行·咏盆中闽兰》由清代诗人张玉珍所作,通过对盆中闽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兰花的柔美与高洁之姿。首先,“楚楚柔姿,娟娟弱态”两句,以“楚楚”形容兰花的柔美,以“娟娟”描绘其优雅的姿态,将兰花的娇嫩与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曾怜碧玉年还待”一句,以碧玉比喻兰花,表达了对兰花年轻而待放的怜爱之情。“开时偏喜近新秋,春风蕙草焉能赛”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在初秋时节开放的独特魅力,即使与春风中的蕙草相比,也显得更加出众。这不仅赞美了兰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在特定季节的独特价值。接下来,“伴我愁消,问谁意会”两句,赋予兰花以情感,它仿佛是诗人的伴侣,能够帮助诗人排解忧愁,引人深思。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兰花的形象更加生动,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香生一室炎氛解,十分珍重护纱橱,总教纫佩休轻采”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和珍贵性。兰花的香气能够驱散炎热,使人心情舒畅;诗人对兰花的珍视,不仅体现在对其生长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对其采摘的谨慎态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与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盆中闽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美丽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