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
写景
秋景
咏物
写花
菊花
抒情
秋节
写水
溪流
芦花
野烟
秋鸿

赏析

这首《菩萨蛮·秋溪返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溪边景象。开篇“芦花漾白波浪浅”,以芦花轻摇、波光粼粼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秋鸿斜带秋云展”,秋雁斜飞,与天边的秋云相映成趣,增添了季节的特色和动态感。“竹里隐茅堂”一句,将视线引向了溪边的竹林深处,一幢茅屋隐约可见,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篱边晚菊黄”则通过晚菊的盛开,不仅点缀了画面,也暗示着秋天的丰收与美好。“野烟添树色”描绘了远处山林间升起的淡淡烟雾,为景色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叶叶红如拭”则将目光聚焦于近处,红叶如新洗过一般鲜艳夺目,展现出秋天的热烈与生机。最后,“处处砻歌声”和“霜清月倍明”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展现了人们在秋日的美好生活中欢歌笑语,以及月光在霜后的明亮与纯净,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喜悦。综上所述,《菩萨蛮·秋溪返棹》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生活情趣的秋日溪边场景,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和生活的温馨美好。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采菱曲(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绿柳横塘曲,沧湾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
清·陈维崧
郭外烟林。趁板桥夹浦,迤逦秋寻。溪翁陇口,半畦嫩蕊,园丁屋角,数亩浓阴。离披开坼铺如锦,纵藻耀、偏觉萧森。选野岑。倚风藉草,隔涧捶琴。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