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
抒情
写景
怀旧
春节
怀时惜时
咏物

赏析

这首《贺新郎》词,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乙卯年元日十五日所作,以“前韵”为题,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喜悦与对和平稳定的期盼。词中以“梅瘦侵墙罅”开篇,描绘了梅花在冬末初春时的瘦弱之态,映衬出新春的生机。接着,“趁閒窗、椒觞汎蚁”,写出了人们在闲暇时光里饮酒欢聚的情景,椒觞泛起的泡沫如同蚂蚁般跳跃,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辛盘盛鲊”则点明了传统的新年夜饭习俗,辛香的菜肴和腌制的鱼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足、五谷丰登。“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斑光射”一句,通过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秦叔宝作为门神的形象,象征着守护与保护,而“贝带璘斑光射”则暗示着财富与荣耀的光辉。“镜听灶前占吉语,愿今年、烽火无惊怕”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与灾难,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和平的生活。“双彩燕,钗梁挂”描绘了燕子在春天归来,停歇在钗梁上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轩墀未扫先宜洒”则是对新年的清洁与准备,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净化。“待春来,桃须杏脸,雨梳烟画”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桃花与杏花竞相开放,春雨如丝,滋润万物,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五十过头吾竟老,说甚高车驷马”表达了词人对于年龄增长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但更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淡然。“任街鼓、群儿戏打”描绘了新年期间孩子们在街上嬉戏的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欢乐。“天意萧萧偏酿雪,小楼前、已有纷披者”则是对新年降雪的描写,雪花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增添了几分冬日的静谧与美丽。最后,“拂帘幌,萦茵藉”表达了对新年环境的整理与布置,以迎接新的一年,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节的习俗、人们的愿望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文关怀。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