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恋
花
·
六
月
词
再
用
前
韵
八
首
(
其
四
)
六
月
荆
南
闲
也
未
。
一
月
停
忙
,
暂
缓
官
粮
比
。
闻
道
开
徵
今
日
始
,
新
丝
卖
了
来
城
市
。
不
信
何
花
名
茉
莉
。
却
与
侬
家
,
白
豆
花
相
类
。
笑
煞
长
桥
桥
上
子
,
市
儿
惯
取
村
儿
戏
。
写景
城市
咏物
市井生活
夏天
情感
市儿戏
赏析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蝶恋花·六月词再用前韵八首(其四)》描绘了夏日荆南地区的生活情景。词中以轻松的口吻,叙述了当地官员暂停繁忙公务,开始征收官粮的时间。农人趁着新丝上市,忙于交易,换取城市生活所需。"六月荆南闲也未"表达了对六月时节是否仍有闲暇的疑问,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一月停忙,暂缓官粮比"则写出官员暂时放下政务,调整征税节奏。接下来,词人通过"闻道开徵今日始,新丝卖了来城市",描绘了农民们趁着丝价上涨,将丝品带到市场售卖的生动画面。"不信何花名茉莉。却与侬家,白豆花相类",诗人以茉莉花和自家的白豆花作比较,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事物的亲切感。最后两句"笑煞长桥桥上子,市儿惯取村儿戏",通过"笑煞"二字,描绘了城市孩童对乡村孩子戏谑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情趣,体现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乐趣。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在忙碌之余的轻松与欢乐。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