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新
郎
·
题
曹
实
庵
珂
雪
词
满
酌
凉
州
酝
。
爱
佳
词
、
一
编
珂
雪
,
雄
深
苍
稳
。
万
马
齐
瘖
蒲
牢
吼
,
百
斛
蛟
螭
囷
蠢
。
算
蝶
拍
、
莺
簧
休
混
。
多
少
词
场
谈
文
藻
,
向
豪
苏
、
腻
柳
寻
蓝
本
。
吾
大
笑
,
比
蛙
黾
。
爇
残
桦
烛
刚
馀
寸
。
叹
从
来
、
虞
卿
坎
坷
,
韩
非
孤
愤
。
耳
热
杯
阑
无
限
感
,
目
送
塞
鸿
归
尽
。
又
眼
底
、
群
公
衮
衮
。
作
达
放
颠
无
不
可
,
劝
临
淄
、
且
傅
当
筵
粉
。
城
柝
沸
,
夜
乌
紧
。
抒情
怀古
励志
写人
赞美
节庆
赏析
这首《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他以豪放派词风著称。此词通过对曹实庵的词集《珂雪》的赞赏,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对词艺的独特见解。开篇“满酌凉州酝”描绘了饮酒品评词作的场景,凉州酒醇厚,象征词句的深沉。接着,“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稳”直接赞美曹实庵的词作风格雄浑深厚,犹如雪般清新而稳重。“万马齐瘖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运用比喻,形容词句气势磅礴,如同万马齐鸣或蛟龙盘旋,生动形象。接下来,词人强调词作不应与轻浮的“蝶拍莺簧”相混淆,表达了对高雅词风的追求。“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进一步指出词人推崇豪放如苏轼,同时也赞赏细腻如柳永的风格,体现出词人对词艺多样性的认可。下片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爇残桦烛刚馀寸”暗示时间流逝,词人感叹虞卿和韩非的命运坎坷,表达出对人生际遇的共鸣。“耳热杯阑无限感,目送塞鸿归尽”则借酒浇愁,寓言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词人鼓励在座者尽情挥洒才情,不必拘泥于世俗,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以“城柝沸,夜乌紧”收尾,描绘夜晚的城市景象,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激荡与不羁。整体来看,这首词既是对词作的赞美,也是词人自我情感的流露,体现了陈维崧词风的豪放与深情。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