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山
怀古
送别
赞美
地点
衡山
秋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童子鸣一同攀登衡山的壮丽景象。首句“蹑蹻初寻七十峰”,以“蹑蹻”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初探之感,同时暗示了衡山共有七十余峰,令人向往。接着“乱山秋色傍行踪”,描绘了沿途错落有致的山峦在秋日的映衬下,色彩斑斓,行踪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中天翠削芙蓉秀,绝障青含薜荔重。”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衡山的自然美景,将山峰比作削尖的芙蓉,既突出了其挺拔秀丽的姿态,又巧妙地融入了“翠”、“青”等色彩词,使画面更加鲜活。而“绝障”与“薜荔”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植被的丰富,营造了一种既雄伟又幽静的氛围。“金检自探神禹策,丹台谁辨祝融封。”这两句转而借古喻今,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神禹治水和祝融封禅之事,表达了对衡山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思考。最后,“登临忆尔层云上,杖底千岩落暮钟。”这两句收尾,既有对即将别离的童子鸣的深情回忆,也有对衡山之巅云雾缭绕、暮钟悠扬的浪漫想象。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衡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