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赞美
咏物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李献能所作,名为《题飞伯诗囊》,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诗人的才华与追求的赞美。首先,“颖露毛锥秪自贤”,诗人以“颖露”比喻诗人的才华如同清晨的露珠般清澈明亮,而“毛锥”则象征着诗人的笔墨,两者相得益彰,凸显了诗人的独特才情。接着,“智如樗腹但求全”,这里运用了“樗腹”的典故,比喻诗人智慧丰富,却始终追求完美,不满足于现状,展现出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迂疏差似渊才富,羞涩犹无杜老钱”,这两句通过对比,将诗人与古代的两位文学大家——渊明和杜甫进行了类比。诗人虽然在为人处事上显得有些迂阔疏离,但其才华之富足堪比渊明;尽管在经济上可能略显拮据,但其精神世界却远非杜甫所能及,表达了诗人虽物质条件有限,但精神世界极为丰富。“收拾珠玑三万斛,贮储风月一千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创作成果。诗人收集了无数珍贵的诗句,仿佛是将珍珠和宝石装满三千斛船舱,又将风花雪月的诗意汇集成千篇作品,展现了其丰富的创作力和深厚的艺术积累。最后,“呕心大胜奚奴锦,要与风人被管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人呕心沥血地创作,其努力程度远超那些只知炫耀华丽外表的锦衣玉食之人。他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音乐家谱曲,传唱于世间,成为风雅之士的谈资,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传播的热切愿望。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才华、追求、创作成果以及对诗歌艺术传播的渴望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李献能

23首
苦学博览,尤长于四六文。宣宗贞祐三年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在翰苑凡十年,迁修撰。哀宗时,充河中帅府经历官。蒙古兵破城,奔陕州,权左右司郎中,兵变遇害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