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秋节
地点
水边
怀古
励志
情画意
赞美
秋景
友情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止水祠”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与师道精神的深刻感悟。首联“谁来池上问源头,藻荇风牵水镜流”,以池塘为背景,通过风吹动藻荇,映照出水面如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喻着历史的源流和传承,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智慧的传递。颔联“得共传薪扶绝业,似同立雪补从游”,表达了对师道精神的崇敬。这里的“传薪”比喻知识的传授,“绝业”指难以继续或濒临失传的事业,“立雪”则源自古代学者程颐与杨时的故事,象征着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的执着。这两句诗赞美了那些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前人事业的人,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颈联“国门声价瞻山斗,嵩室襟期寄壑邱”,进一步将视角扩大至国家层面,赞扬了那些在学术、文化乃至社会影响力方面达到高峰的人物,如同山岳一般令人仰望。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物的志向和抱负,如同深藏于山谷中的智者,虽处幽静之地,但其思想和影响深远。尾联“卖却船归官若水,诗成浩气欲横秋”,以“卖却船归官若水”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一句“诗成浩气欲横秋”,则是对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磅礴气势和深远意境的赞颂,仿佛秋天的浩瀚天空,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