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春景
写水
抒情
离别
情感
思乡
思念
赞颂
名胜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江边景象。开篇“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写出了初春时节,柳树下细微的绿意已经开始萌发,柳絮随风飘散,仿佛在寻觅着那些尚未觉醒的大地。接着“色嫩如染”则是对这早春景色的深化描绘,柳絮柔和而又带有淡淡的绿意,如同轻柔的水墨画一般。“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中,“清溜”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满银塘”则是形容小溪两岸被春日阳光照耀后如同铺满了银色的光辉。"东风细"写出了春天温暖的微风,而"参差縠纹初遍"则描绘着树木在春风中萌发新叶,枝头微微摇曳,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条纹。诗人接着回忆起与别离之情,“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片江水边,与亲朋好友告别的情景,如今依然清晰可见,那时的笑容和泪痕,都在波光中留下了淡淡的印记。“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则是诗人返回此地后所感受到的变化。春天到来,一切似乎都被新生的绿意所覆盖,而那些尚未完全凋谢的花瓣,也在这浓郁的绿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描绘了春天雨后葡萄藤上新生的红色伤痕,而那轻盈跳跃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伴随着雨后的清新气息。“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则是诗人对室内外景象的感受。室内帘幕投下的阴影,恰似那轻柔的情思,而室外的花香随风飘散,也许在这温馨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泪水。最后,“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伤。"沧浪一舸"则是描绘着孤独的小船在波涛中航行,而“断魂重唱苹花怨”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那些如同过眼云烟般的往昔美好,依旧在心头盘旋。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哀愁的情境之中。

王沂孙

69首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