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写景
咏物
写花
抒情
春天
怀古
情感
思乡
思念
爱情
闺怨
梅花

译文

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记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好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渐渐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匆归去,故人却依然在天涯。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独自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幽静的山水画面。"层绿峨峨,纤琼皎皎"中,“层绿”形容山峦叠嶂,绿意盎然;“纤琼”则是对溪流细小的描写,给人以清澈见底之感。接下来的"倒压波痕清浅",通过水面被轻抚而不起波澜,表现出一片宁静无声的景象。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过眼年华,动人幽意”,岁月匆匆,不禁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相逢几番春换"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春去春又来,人事却难免沧桑。在“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中,“寻芳”指的是寻觅花开之地,而“盈盈褪妆晚”则是对夜色渐深,月光如水的描写。"已销黯"一句,则表明那些往日的繁华与欢乐已经不再。诗人随后转向了离别之愁,“况凄凉、近来离思”,在冷清凄凉中,离别之情尤为浓郁。"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则是对忘怀往事的无奈,同时也抒发了归家的孤寂感。接下来的“荏苒一枝春”中的“荏苒”形容春意渐浓,而“恨东风、人似天远”则是表达对自然界中东风(春风)的哀叹,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一句,以“残花”比喻剩余的美好事物,而“洒征衣”则是行人路上所沾染的尘土,用以象征旅途中的孤寂与辛酸。"铅泪都满"则是对眼中含着的悲伤泪水。最后,“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表达了诗人在美好事物面前虽然心存惆怅,但还是选择珍惜这份情感,并以此自我安慰,抒发着内心的复杂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富有哲思与情怀的诗人形象。

王沂孙

69首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