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和
歌
辞
·
大
子
夜
歌
二
首
(
其
二
)
丝
竹
发
歌
响
,
假
器
扬
清
音
。
不
知
歌
谣
妙
,
声
势
出
口
心
。
抒情
声势
写心
声音
歌结构
译文
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
你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赏析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相和歌辞·大子夜歌二首(其二)》。在鉴赏这段诗句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场景。"丝竹"指的是古代的弦乐和管乐器具,代表了音乐的演奏者,而“发歌”则意味着这些乐器开始演奏,发出美妙的声音。“假器”在这里指借助乐器来传递情感,“扬清音”则表明通过这些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是清脆而又动听的。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不知”意味着不仅是外在的声音,更有内在的情感深度,“歌谣妙”强调了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美好和迷人之处。"声势出口心"则表明诗人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直接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情感表达方式,声音本身就是情感的一种自然流淌。综上所述,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演奏和情感传递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内涵。
陆龟蒙
607首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您喜欢
集字联
清·何绍基
爱道天开文府贵;无心月到画堂深。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二)
清·释敬安
晴虚本无翳,阳焰何由生。扰扰宁暂住,渴鹿徒驰情。真空任起灭,明性无减增。智者鉴其微,元同一见精。性内相表状,非焰安知火。新新相推移,荧荧非问我。如何滞著人,终岁迷因果。
玄珠歌(其八)
唐·张果
元真散走不能扃,积毒纵横坏百灵。豁尽玄珠无上宝,醉中生死几时醒。
吾与吟(其七)
明·顾允成
箪瓢疏水意何如,乐在其中境转舒。古人冷淡今人笑,漫被浮云点太虚。
懒出
唐·白居易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閒静老宜藏。
再用南伯韵(其二)
宋·郭印
纷纷愚痴儿,开眼却如睡。况于世法中,而能了出世。接舆本非狂,阮籍未为醉。知命百无忧,馀生任废置。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余不知禅何以应福省聊据已见塞白然乎否哉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其一)
明·庄昶
莽将觉悟了心传,坐透鸢鱼自在天。我亦鸢鱼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圆圆。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宋·辛弃疾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