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抒情
怀古
写景
写山
忧民
季节
秋天
读书
思乡
沾染虚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逐的臣子在岁暮时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与现实困顿的感慨。开篇“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两句,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展现了诗人被贬官后的孤独凄凉状态,以及对年华易逝、光阴荏苒的感伤。“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旧日好友及亲人的关系断裂,只剩下兄弟间偶尔通信,但内容也只是互相诉说着彼此的贫穷困境。这不仅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孤立无援,也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的冷漠与隔阂。“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个人外貌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虽然心向往昔,但现实却无法触及,鬓发斑白,只能空自怅惹。最后,“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两句,则是对自己过去以文取世、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诗人意识到,这种只注重文学才华和个人的声誉,最终却未能带来实质的益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错误的人生选择之中。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岁暮时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省思。

王禹偁

670首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