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意
赠
今
人
诗
寒
乡
无
异
服
,
衣
毡
代
文
练
。
日
月
望
君
归
,
年
年
不
解
綖
。
荆
扬
春
早
和
,
幽
冀
犹
霜
霰
。
北
寒
妾
已
知
,
南
心
君
不
见
。
谁
为
道
辛
苦
,
寄
情
双
飞
燕
。
形
迫
杼
煎
丝
,
颜
落
风
催
电
。
容
华
一
朝
尽
,
惟
馀
心
不
变
。
写景抒情
地点抒情
季节
冬天
动物
大雁
情感
爱情
山水写景
译文
在寒冷的地方没有别的服饰,只能用毛毡代替华丽的绸缎。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期盼你归来,年年如此,思念从未间断。
荆州扬州春天来得早且温和,而幽州冀州却仍是霜雪纷飞。
北方的寒冷我已经习惯,但你南方的心意我却无法触及。
谁能为我诉说这辛酸苦楚,唯有寄托情感于那双飞翔的燕子。
身心俱疲如同织布穿梭煎熬,容颜消逝快如风中闪电。
青春美貌终有一天会消逝,唯有我的心意永不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令晖的作品,名为《古意赠今人》。诗中通过对比春日温和与北方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这里描绘的是北地严寒的气候,以及人们为了御寒而穿着厚重的皮毛衣服。与南方温和的丝绸相比,这里的生活显得异常艰苦。接下来的“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在盼望亲人的归来。这种思念之情已成为常态,每一年都无法解开这份牵挂。“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这里写的是南方的春日温暖而北方却仍是寒冷多霜,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平衡与思念之情。“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北方妻子的了解和南方亲人的隔绝,增添了一份无奈和孤独感。“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诗人询问在这艰难的生活中,有谁能理解他的辛酸,又通过飞燕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这里的飞燕可能象征着信息或思念的传递。“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这里的意象是身体被压迫得像烙铁一样,而面容因为思念而憔悴。风和电则像是加速了时间,让人感受到岁月匆匆。最后,“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诗人通过这两句总结了自己的感受,即外在的光鲜美好终究会消逝,但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却始终未变。这份情感是最为坚韧和持久的。整首诗通过对南北方气候与生活状态的对比,以及时间流逝和个人美好的消亡,强调了内心不变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对亲情深沉而细腻的描绘。
鲍令晖
10首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南朝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猜您喜欢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魏晋·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访衲山长老
明末清初·彭孙贻
衲山野老频相顾,十日柴扉九不开。祗为看云人未返,空劳候客鹤飞回。高城雪下悲风动,大泽烟横朔雁来。试挟孤筇问萧寺,西郊应巳见寒梅。
雷
明·吕㦂
仲冬尚御裌,园野报花开。终朝虹且见,南山殷其雷。江城地固暖,时序讵宜哉。真宰意难料,故老多惊猜。我生头已白,更事聊亦该。末路惭龃龉,众哂同樗材。如何九折坂,我马方虺隤。三.....
病夜
清·周景涛
摵摵复摵摵,败叶檐阶迸。冻蝇见火舞,候虫切身劲。寒气登床帏,裘被莫与竞。缩猬听晨鸡,更点未可竟。偶然披衣坐,斜月入窗映。是时心转空,一室见白净。旬月不出门,已适适懒惰性。.....
送林邦楚秀才以书成还吴航予将北上
明·陈登
凤台腊尽晓霜微,芳草新年染客衣。我逐离声随北上,君将行色赋东归。吴中斗酒闻莺醉,严濑孤帆背雁飞。若到闽中誇盛事,相逢休道故人稀。
题范文予臞庵卷
明·孙一元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更漏子
宋·高观国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半溪梅影昏。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