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秋天
写景
抒情
友情
重阳节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哀愁与深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离别之苦和朋友之重。"置酒竟长宵"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主人公与友人在夜色中畅饮,以酒会友也以酒送行。接下来的"送君登远道",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送别。主人公将朋友送到远行的路上,这一刻的心情是复杂的,有着不舍得与朋友分离的情感。"羁心看旅雁"中的"羁心"指的是被牵挂的心,通过观望天际的旅雁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远。"晚泊依秋草"则描写了主人公在黄昏时分停留下来,借助于秋草的依托来表达内心的寂寞。"秋草尚芊芊"一句,通过对秋草繁盛状态的描述,反衬出了离别之情愈发浓重。"离忧亦渺然"则直接道出这种哀愁的感觉,如同浩瀚无边的大海。接下来的"元戎辟才彦"一句,提及了历史上的名将与英雄,以此来赞美朋友的才能和品格。"行子犯风烟"则描绘了一种境遇坎坷、命运多舛的情形,主人公对朋友未来的遭际感到忧虑。"风烟积惆怅"一句,通过风与烟来比喻内心的忧伤和不快。"淮海殊飘荡"则是说两地相隔,如同广阔的淮河和大海一般难以跨越。最后的"明日是重阳"提醒了读者时间的流逝,而"登高远相望"则表达了一种无论相隔多远,内心深处对朋友的思念依旧如故,不会因距离而消减。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送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皇甫冉

228首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