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常
魏
博
士
远
出
贼
庭
江
外
相
逢
因
叙
其
事
烽
火
惊
戎
塞
,
豺
狼
犯
帝
畿
。
川
原
无
稼
穑
,
日
月
翳
光
辉
。
里
社
枌
榆
毁
,
宫
城
骑
吏
非
。
群
生
被
惨
毒
,
杂
虏
耀
轻
肥
。
多
士
从
芳
饵
,
唯
君
识
祸
机
。
心
同
合
浦
叶
,
命
寄
首
阳
薇
。
耻
作
纤
鳞
喣
,
方
随
高
鸟
飞
。
山
经
商
岭
出
,
水
泛
汉
池
归
。
离
别
霜
凝
鬓
,
逢
迎
泪
迸
衣
。
京
华
长
路
绝
,
江
海
故
人
稀
。
秉
节
身
常
苦
,
求
仁
志
不
违
。
秪
应
穷
野
外
,
耕
种
且
相
依
。
边塞
离别
战争
抒情
怀古
思乡
赞美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凄凉景象,烽火连天,边塞告警,豺狼侵犯帝都附近,社会动荡不安。川原荒废,无人耕种,日月光辉被乌云遮蔽。里社的宗庙毁坏,宫城中的骑士和官吏也无法维持秩序。生灵遭受惨痛,敌寇耀武扬威,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只有君主才能识破祸害的机缘。心情与同行者相似,如合浦的树叶紧密相连,命运寄托于首阳的野草。羞愧于自己不能像鳞甲般坚强,只能随风飞扬。山岭商旅之路出发,水泛滥过汉池归来。离别之时,霜雪凝结在鬓角,迎面而来的亲人泪流满衣。长路寂寞无边际,江海之间故人凤毛麟角。手持官印的身躯常处苦难,但求仁心不背离初衷。在穷乡野外,只能秉持节操,相互依赖,共同耕作。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民生疾苦以及个人处境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坚守节操,求仁心不变的高尚情操。
皇甫冉
228首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