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晚
书
怀
肃
肃
霜
秋
晚
,
荒
荒
塞
日
斜
。
老
松
经
岁
叶
,
寒
菊
过
时
花
。
天
阔
愁
孤
鸟
,
江
流
悯
断
槎
。
有
巢
相
唤
急
,
独
立
羡
归
鸦
。
写景
秋景
咏物
菊花
抒情
边塞
动物
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的荒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首句“肃肃霜秋晚”以“肃肃”形容秋风之凛冽,加之“霜”字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荒荒塞日斜”则通过“荒荒”二字,渲染出边塞之地在夕阳西下时分的空旷与寂寥。接着,“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老松与寒菊置于同一画面中,前者历经岁月而不衰,后者虽在严寒中开放,却终归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脆弱。这样的自然景观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忧伤的情绪。广阔的天空中,一只孤鸟飞翔,似乎在寻找归宿,而江面上漂浮的断木,则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漂泊与无奈。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悲悯。最后,“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以乌鸦归巢的情景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渴望。乌鸦们急切地呼唤着同伴,寻找温暖的巢穴,而诗人只能独自站立,羡慕它们的团聚与安宁。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乃至归属感的深切渴望。整体而言,这首《秋晚书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景象时的孤独、忧郁与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高士谈
34首
一字季默。任宋为忻州户曹。入金授翰林直学士。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有《蒙城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