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湖
山
谷
劝
耕
次
韵
皂
盖
朱
幡
游
近
郭
,
野
桃
山
杏
炫
红
旂
。
看
看
新
燕
衔
泥
候
,
恰
恰
鸣
鸠
唤
雨
时
。
未
用
经
丘
思
靖
节
,
何
妨
学
稼
许
樊
迟
。
老
农
应
悉
使
君
意
,
六
劝
传
教
到
处
知
。
写景
山水
田园
季节
春天
励志
哲理
赞美
传教
赏析
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图。开篇"皂盖朱幡游近郭,野桃山杏炫红旂",诗中透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皂盖,即是用皂荚制成的遮阳工具,而朱幡则是红色的旗帜,这些都是古代农耕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它们在田野间游动,映照着近郭(城郭附近)的光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野桃山杏也正值盛开,红色的花朵如同旂旗一般,在春风中飘扬,显得格外鲜艳。接着"看看新燕衔泥候,恰恰鸣鸠唤雨时",诗人转而描写了燕子在泥土中筑巢的场景,以及鸟儿在即将来临的春雨前发出的鸣叫声。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也透露出一丝对自然生态变化的期待与关注。"未用经丘思靖节,何妨学稼许樊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时节令的重视。"未用经丘"意味着尚未开始耕作,而"思靖节"则是对节气变化的思考和等待。在这个时候,"何妨学稼许樊迟",便是在劝说人们效仿古圣先贤(如许由、樊须)那种勤劳耕耘的精神,即使在农忙时节也不要急躁。最后"老农应悉使君意,六劝传教到处知",诗人通过老农的形象,表达了对农事的鼓励和教育。"六劝"可能是指古代《六家农说》之类的农业知识,而"传教到处知"则意味着这些知识需要广为人知,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并实践。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勤耕儋稼、顺应自然节气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农业知识传播的期望。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