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出
西
溪
东
府
忧
春
尽
,
西
溪
许
日
曛
。
月
澄
新
涨
水
,
星
见
欲
销
云
。
柳
好
休
伤
别
,
松
高
莫
出
群
。
军
书
虽
倚
马
,
犹
未
当
能
文
。
写景
咏物
月夜
春日离别
山林之
山水
秋天的主题
边塞军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夜出西溪》。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独自出行于西溪之景象,以及心中的忧郁和无限的情思。"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东府可能是指一处熟悉的地方,而“忧春尽”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春天的不舍。西溪则是诗人夜行之地,“许日曛”则是说白昼尚早,但已有了闲暇。"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这两句通过月亮和星辰映衬出自然界的静谧与纯净。新涨的水面在月光下变得更加澄清,而星星则似乎要穿透即将消散的云朵。"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象的珍视之意。“柳好”指的是美好的柳树,“休伤别”则是说在分别时也不要让心灵受到伤害。而“松高莫出群”则是希望像高大的松树一样,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和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军书”指的是军中书信,“倚马”则是急促地在战马旁边书写,但即便如此,诗人仍感到自己尚未达到理想中的文辞水平。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景象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婉约风格以及对生活、自然与个人情怀的细腻表达。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散花峡
明·王世贞
长年鼓棹穿岝崿,恰值春阑藤花落。一花堕帻酒一杯,懊恼东风不作恶。
宾阳八景(其二)鉴湖秋月
明·梁鱼
姮娥夜出金盘浴,宇宙茫茫如秉烛。烟静波涵万顷春,风生浪涌千层玉。徘徊云影寂无声,上下天光清可掬。何须寥廓上清游,枉制霓裳羽衣曲。
江心寺步月诸公用甄监簿云卿韵
宋·释居简
爱此凭阑夜不眠,欲将风驭作泠然。呼蟾驾起三更月,展镜摊开万顷天。亦有山灵回俗驾,可无蕙帐著胎仙。试看拍岸涛翻雪,几许骊珠碎又圆。
月夜酌溪上三首席上赋(其二)
明·伍瑞隆
碧空如水露初漙,羸得尊前几夕欢。鼻似玉壶冰濯出,梦悬珠树鹤飞寒。良宵岂合书空过,好月偏宜半醉看。幽事只今无不可,未愁天际御风难。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其二)
宋·陆游
钟残小院欲销魂,漠漠幽香伴月痕。江上人家应胜此,明朝更出小南门。
赋得隔水楼高
明·王彦泓
一寸心期百尺楼,明河界作两边秋。移开月扇朝云出,掩过银屏夜月收。鬓态易迷花影乱,衣香暗接水光浮。残阳没后寒灯小,各自垂帘背雨愁。
月夜宝应湖漫兴
明·屠侨
宝应洲前万顷波,月明载酒夜深过。濯缨高唱沧浪曲,鼓枻遥闻渔父歌。铜鼓船头鼍出听,玉箫云里凤来和。青天丛桂寒宫敞,清影真看舞素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