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遇
乐
·
题
熊
襄
悯
狱
中
诗
卷
一
障
乘
边
,
是
何
人
者
,
目
光
如
炬
。
盛
诩
天
骄
,
尊
忘
天
汉
,
良
工
心
独
苦
。
请
来
缯
絮
,
不
期
犁
扫
,
于
法
宜
徵
对
簿
。
闻
当
日
,
九
重
嗟
异
,
刘
季
无
此
大
度
。
奉
春
往
事
,
料
敌
兵
形
势
,
汉
廷
谁
及
齐
虏
。
自
古
筹
边
,
庞
言
多
败
,
哙
等
难
为
伍
。
十
年
冉
冉
,
臣
言
可
按
,
无
那
鼎
湖
龙
去
。
公
行
矣
,
犹
遗
翠
墨
,
曝
光
海
宇
。
怀古
抒情
边塞
历史赞美
人物赞美
励志
历史
战争
悼亡
赏析
这首词以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熊襄悯狱中诗卷的感慨。"一障乘边"暗指熊襄在边境任职,其锐利的目光如同火炬,显示出他的才识。"盛诩天骄,尊忘天汉"赞扬他的豪情壮志,但同时也暗示他可能过于自信,忽视了朝廷的权威。"请来缯絮,不期犁扫"借用了《左传》中的典故,意指熊襄处理政务时,本应精细如丝,却因疏忽而可能导致问题。"对簿"则意味着被追究责任。词中提到"九重嗟异,刘季无此大度",批评熊襄的行为未达到刘邦那样的宽宏大度。"奉春往事,料敌兵形势"提及的是汉代名将李广的事迹,暗示熊襄在军事谋略上或许不如古人。"庞言多败,哙等难为伍"进一步批评他的决策失误,认为他难以与像樊哙这样的勇猛将领相提并论。"十年冉冉,臣言可按"感慨时光流逝,熊襄的建议未能得到采纳。"无那鼎湖龙去"引用汉武帝驾崩的典故,表达对熊襄命运的忧虑。最后,"公行矣,犹遗翠墨,曝光海宇"祝愿熊襄即使离开,他的才华和诗卷仍能光照人间。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既赞美了熊襄的才能,又对其行为提出了批评,寄寓了作者对时事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