婿
悼亡
亲情
赞美
写人

赏析

这首诗《题太原王氏双节徵文启后》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子麟所作,以太原王氏双节(即两位守节不嫁的女性)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贞节操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首先描绘了古代社会对“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重视,强调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接着,诗人通过“法穷而变固”的转折,指出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秩序可能出现动摇,道德规范受到挑战。随后,诗人描述了社会动荡的场景,如“沧海横流”、“千里金堤决”、“焚焬赫烈”、“昆冈一炬”,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灾难带来的破坏,以及道德沦丧的景象。通过“地维倾,天柱折”等比喻,暗示了社会结构的崩塌。诗中特别提到“四维一无存”,即社会的四个基本价值支柱(礼、义、廉、耻)全部崩溃,使得“贞节”这一传统美德失去了立足之地。诗人感叹于这种道德滑坡的现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接着,诗人赞扬了太原王氏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尤其是那些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仍坚守节操的女性,如“卓哉野王有贤裔,不在须眉在巾帼”。这些女性在面对家庭危机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诗中还提到了太原王氏家族与南阳叶氏家族之间的联姻,以及家族成员间的深厚情感。然而,当丈夫不幸离世后,妻子们选择追随丈夫至黄泉,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诚和对家族荣誉的守护。诗人通过描写太原王氏家族的故事,不仅颂扬了女性的节操和忠诚,也反映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女性及其家族精神的敬仰,并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激励后人,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受世俗的侵蚀。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忠诚与爱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