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仿
抒情
悼亡
离别
送别
情感
亲情
思乡
思念
爱情
闺怨
离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离别之情的古诗。开篇“穆穆令妹,有德有言”便设定了一种温馨而又带有些许命令口吻的情感基调,透露出作者对姊妹不仅有情感上的依赖,更有道德上的期望和尊重。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才丽汉班,明朗楚樊”则描绘了姊妹才华横溢、聪慧过人的形象,而“默识若记,下笔成篇”则展示了她文采斐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出。这些句子构建了一种才情并茂的女性形象。然而,诗歌随即转向离别之苦,“悲其生离,泣下交颈”中流露出的哀伤与不舍,是对姊妹之间深厚情感的展现。而“桓山之鸟,四子同巢。将飞将散,悲鸣忉忉”则通过自然景象增强了离别的情绪,使人读之忍不生哀。诗中后半部分以“会日何短,隔日何长”为起点,更深入探讨了时间与情感的关系,以及相聚与分离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仰瞻曜灵,爱此寸光”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宝贵的时光和温馨的情感极尽赞美,也反映出一种珍惜每一次相见机会的心情。整首诗以“静言永念,形留神往”结尾,这不仅是对姊妹离别之情的一种寄托,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即使身处天涯,也能以心相连,以念为纽带。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极具古典韵味的佳作。

左思

15首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更漏子(其二)听雨
清·柳是
花梦滑,杏丝飞。又在冷和风处。合欢被,水晶帏。总是相思块。影落尽,人归去。简点昨宵红泪。都寄与,有些儿,却是今宵雨。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送蜕庵先生赴燕市(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柳亚子
青衫白发泪痕频,跌宕名场旧酒人。阳羡买田苏玉局,沅湘去国屈灵均。东风已惧嬉春晚,南浦何堪饯别新。此去长途千万里,燕云吴树奈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