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写景
山水田园
惜时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意境。开篇“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表达了诗人在抵达溪边的亭子时,对于世间纷扰的感悟与超然。接下来的“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则展示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留恋,以及对于旅行者而言的迷失方向,这里的“野僧”和“游客”都是寄寓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角色。中间两句“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通过月光如水,充盈于山谷之间,以及清风轻拂,使得环境显得异常宁静与纯净。这种描写不仅营造出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详。最后两句“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羁绊、归隐山林以寻求精神寄托的强烈愿望。这里的“杖履”象征着行走于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亲近共处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自然之间选择的心境,以及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理想。

猜您喜欢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渡江舟次寄送桢伯致仕还里中(其二)
明·姚光虞
有客抽簪去不还,清秋归卧大崙山。白云直欲寻真隐,青琐无心恋旧班。岁月催人双鬓短,乾坤任我一身閒。何时杖策朱明洞,四百峰峦尔共攀。
西江月(其四)
宋·周紫芝
发白犹敧旅枕,溪深未挂烟莎。往来苕霅意如何。应有轻鸥笑我。细算年来活计,只消一个渔舟。金鱼无分不须求。只乞鲈鱼换酒。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往金陵视散原老人因读近诗夜过俞园看梅翌日同游扫叶楼归寄一首丙辰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诗哀馀古人,愈好更可哀。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秉.....
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鄱阳舟中闻友人消息因赠
元·黄清老
岧峣九天门,玉署青琐闼。老我烟霞心,参商坐寥阔。十年望春云,不忍镊白发。鸿雁还塞来,频频附书札。江湖秋水浅,舟楫苦不达。不知南山阳,梅花为谁发?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