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读书
病中感慨
怀物寄情
自然
健康

赏析

这首清代王存的《读槐楼病中杂咏题后》以病中读诗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心境。首句“天遣诗肠取病宽”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通过诗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让诗成为疗愈的良药。接着,“浑然虚白得还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的世界中,忘却病痛,如同修炼得到精神上的升华。“铁门限外千年调”暗示诗中的深奥意蕴超越了世俗的界限,需要细细品味。“玉版声中一字难”则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精炼与难度,即使是微小的一字,也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作夏可知行药趣,送春准拟折枝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诗歌体验到了生活的趣味,即使在病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夏日的活力。最后一句“梦医尚寐吾方始,欲寄陈芳觅暂安”揭示了诗人希望在梦境中继续寻找治疗心灵的良方,寻求暂时的安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病中读诗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从中获得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疾病中求索的坚韧态度。

猜您喜欢

闲居五咏(其一)杜门
宋·苏辙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
孙宾叟道人
宋·苏辙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忆昨呈元老
宋·吴则礼
忆昨参戎幕,交情子独真。共为关塞客,各负水云身。迹远金闺藉,衣沾玉垒尘。雕鞍暮横槊,锦幄晓行春。隐几军书断,登楼陇月新。鸣笳孤障底,落雁古河滨。鲁酒寒醅薄,燕姬翠黛频。沙.....
读浚川诗
明·钟芳
我昔游阆风,词贤辱追随。玄关扣扃钥,浩荡无津涘。迩来二十载,尘迹惭凄迷。春华枉抛掷,泉石慵留题。感此白雪音,调高知者稀。明珠海底跃,走盘光陆离。援笔思赓酬,忽忆邯郸嗤。挑.....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唐·卢纶
乞假依山宅,蹉跎属岁周。弱荑轻采拾,钝质称归休。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步迟乘羽客,起晏滞书邮。幸以编方验,终贻骨肉忧。灼龟炉气冷,曝药树阴稠。语命心堪醉,伤离梦亦愁。荤.....
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府惟无功而禄重招髦彦之讥而多病所萦实喜优闲之任居常事简得以狂吟因成恶诗十章以蓬阁多馀暇冠其篇而为之目亦乐天何处难忘酒之类也尘黩英鉴幸赐一览下情不任兢灼之至(其九)
宋·李至
蓬阁多馀暇,幽轩好养蒙。图书闲案几,水墨故屏风。雪压枯松折,莎藏怪石空。退朝无一事,尽日鸟声中。
和钱耐翁次先师韵
清·冯班
廿年藜藿许君尝,曾为成章赏我狂。草发陈根山自碧,莺啼宰木梓空长。东门有恨还无嗣,北海何人为立乡。最是驽骀筋力尽,几回骧首忆孙阳。
送鲍子韶还赣州(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台黄气在,偏霸意如何。鸿雁秋还少,牛羊日已多。大才先草檄,馀力在横戈。迟尔梅关上,图书载橐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