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咏物
写鸟
动物
写景
山水
怜惜
情感

译文

生性难以驯养,玩耍习惯也越过了多年。
小鹿开始显得强壮有力,鹿角已经变得苍老坚硬。
抬头咀嚼园中的柳树,低头饮用清澈的泉水。
看见人若无其事,忽然跃起又突然落下。
这头鹿有高贵的气质,平凡的种类怎么比得上它。
如果不能在山林溪泽中游荡,被束缚的生活确实可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一只生活在园中的鹿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开篇“野性本难畜,玩习亦逾年”两句,点明了鹿原本野性难以驯服,但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它已经开始适应了 园中生活。接下来的“麑班始力直,麚角已苍然”则形象地描绘了鹿的生长过程,其幼小的鹿角逐渐变得坚硬并呈现出成熟的颜色。诗人通过“仰首嚼园柳,俯身饮清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鹿在园中自在地觅食和饮水,更传达了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存的情感。随后的“见人若闲暇,蹶起忽低骞”则展示了鹿对人类的警觉,它一旦发现有人就会迅速逃离,表现出它天性中的警惕。在接下来的“兹兽有高貌,凡类宁比肩”中,诗人赞美这只鹿不仅外表高贵,而且与其他普通动物相比,更是独树一帜。最后,“不得游山泽,局促诚可怜”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这只被囿于园中的鹿的同情,它无法像野生状态下的鹿那样自由地徜徉在山水之间,这种局促感令人感到可怜。整首诗通过对鹿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活在园中动物命运的同情心。

韦应物

568首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