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夏天
禅意
地点
野寺
疏淡

译文

年老后不再出门,门前小路长满杂草。
时值初夏刚下雨,草木果实呈现出生机。
稀疏的树林中,夕阳下鸟儿流露出悠闲的情感。
名利都已放下,只有我独自在荒野寺庙中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远离尘世,隐居于深山古寺的情景。"高年不复出,门径众草生"两句表明岁月匆匆,高僧年事已高,不再外出,其住处的门前也长满了野草,显得异常宁静与孤寂。"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馀荣"写出了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夏日刚降下细雨,果实和药草得以滋润,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则是对深山林中的景色进行描绘。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斑驳陆离地洒在林间,小溪潺潺流淌,与晚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幽静与和谐之美。"身名两俱遣,独此野寺行"这两句诗表达了高僧对世俗名利的放弃,以及他选择独自在荒废的野寺中漫步的心境。这里的“身”指的是肉体的存在,“名”则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两者皆被舍弃,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高僧隐居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韦应物

568首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