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史怀古
读书惜时
悼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张华命运的感慨。首句“应是诸公爱阮咸”暗示了张华因才识出众而受到当时名流的喜爱,阮咸是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高雅的文化气息。然而,“所天亦把付清谈”则揭示了张华可能过于专注于清谈,未能在实际政治中施展才华。接下来,“张林若责金墉后”暗指张华因为参与“金墉之祸”,即晋惠帝时期的宫廷斗争,受到了责备。诗人以“当日张华死更甘”作结,表达了对张华悲剧结局的同情和对历史无情的讽刺,认为即使面临死亡,如果能避免那些无谓的纷争,或许他会更愿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寓言般地批评了那个时代对清谈的过度崇尚,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林泉诗卷
明·庄昶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咏史(其一)荀彧
宋末元初·陈普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道争知却是迷。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湖南曲
明·区大相
湖南秋水渺烟波,万古萧条别恨多。虞帝南巡去不返,独留瑶瑟怨湘娥。
咏史诗·岘山
唐·胡曾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咏史四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柳亚子
亡秦三户大王风,竖子无端误乃公。自昔域中无姓字,于今林下有英雄。牧羊楚帝原无赖,烹狗齐王岂善终。万里归元谁最惨,北胡南越两途穷。
咏史(其二)王祥
宋末元初·陈普
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东海有勇妇
唐·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