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怀古
抒情
写读书
季节情感
忧时
怀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首句“忧时鬓成丝”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岁月的无情,白发如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接着,“念远心欲折”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仿佛心被折断一般,情感深沉而强烈。“年芳岂不好,花下辄愁绝”则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复杂情感。尽管春天的花朵美丽动人,但在花下的诗人却愁绪满溢,难以自抑。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深刻体悟。“衰颜有时丹,病指不能结”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体的衰弱和生活的不便,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来往但邻翁,奇书每同阅”表明了诗人与邻人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的兴趣,他们在阅读奇书的过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最后,“与景会写以寄予”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与自然界的美景相呼应,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程俱

697首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十月十七日大风约客登虎渡亭观浪人言今日下水风不可往也戏作此篇
宋·周紫芝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
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继种花果合为胜境题在雅篇岁暮独游怅然成咏
唐·白居易
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丞相栋梁久,使君桃李新。凝情看丽句,驻步想清尘。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其三)
明·刘昌
清斋孤悄坐更阑,灯下凉风鬓影寒。建业曾劳三尺剑,求仙何用七星坛。月明楼影翔丹凤,云烂箫声叫紫鸾。岁宴江空身万里,有才不信济时难。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
宋·文同
七盘云道与云浮,下见高林压县楼。览景莫能陪后乘,临风空自忆前游。已闻去日谋诗席,更羡归时就钓舟。好句定知酬不得,尽将奇诡入冥搜。
秋日园居漫兴(其十九)
明·李孙宸
几秋燕市忆尘踪,仆仆黄砂马上逢。何似小楼清梦后,满天明月在高松。
至日怀族子廷光(其一)
清·朱次琦
日至繁阴积,天涯旧雨多。性情廷吉尺,心事鲁阳戈。宛宛凋残景,匆匆俯逝波。行吟怨劳者,风雪大江沱。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其一)
元末明初·王祎
月出东岭光,风来西树声。秋景倏然异,令人心意惊。君子有所蕴,失时终不鸣。独怜青镜中,白发日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