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田园
民谣
忧民
写景
边塞
赞美
军旅
军中

赏析

这首明代程国儒的《信州粮谣》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反映了明朝时期信州地区粮食运输的艰难困苦。诗中通过“十钟一石万里间”、“朝发暮过”、“白浪如银山”、“峻如牵车上鬼关”等夸张手法,展现了粮船长途跋涉、环境险恶的艰辛。同时,诗人揭示了官府督吏催逼苛刻,“督吏持檄夜如箭”,帆船无风河水干,显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诗中还表达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去年粮船未及岸,今年又运八百万”,以及他们对饥荒的无奈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只知彼地荒/不知浙东天亦旱/只知彼地饥/不知役户家无饭”。他们宁愿化身为耕牛或农具,以求和平生活,而非继续战争。“壮士负戈荷甲归西畴”,期盼战乱结束,田地能恢复生机,百姓得以温饱。最后,诗人以“禾黍不秋饭不足”表达对粮食短缺的忧虑,而“浙东又移何郡粟?”则揭示了饥荒问题的连锁反应,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整体上,《信州粮谣》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诗歌。

程国儒

3首
寓居鄱阳。元末任衢州路都事,为朱元璋兵所俘。后官洪都知府,坐事被捕,自杀。有《雪崖文集》

猜您喜欢

扬州民为杜亚诵(其一)
唐·佚名
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春日赴独石口作
清·狄觐光
沙卷黄云赴朔边,冰开已过好春天。地犹残雪空三月,人与落花又一年。村户旧巢迟燕到,关山新草尽驼眠。入都多少间儿女,指点风光笑欲颠。
洞庭湖
唐末宋初·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匏瓜诗(其一)
元·魏初
出城十里馀,小小筑园圃。墙颓补青山,月冷杵秋黍。萧然无人来,风叶拥庭户。
谢石林
明·钟梁
病夫欲赴东林会,黄牍青秧已届期。佞佛岂嫌蔬供薄,逃名虚受野云知。泥深仄径青蓑冷,雨锁平桥钓艇迟。为报忧时社中客,县官今幸少鞭笞。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唐·吴融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上林县劝农亭联
清·李彦章
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