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歌颂
历史
朝贺
礼乐
民生
自然和谐
季节
节气
皇家
皇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晋朝的盛世景象,通过描述天命赋予晋朝的使命与繁荣,展现了晋朝在农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就。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晋朝的治理比作春雨滋润万物,强调了教化与和谐的重要性。“天命大晋,载育群生”,开篇即点明晋朝得天命,肩负着养育众生的重任。“于穆上德,随时化成”,赞扬晋朝君主的高尚品德,能够顺应时节,施行教化。“自祖配命,皇皇后辟”,表明晋朝继承先祖遗志,开创辉煌事业。“继天创业,宣文之绩”,进一步强调晋朝在继承天命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事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显宣文,先知稼穑”,指出晋朝重视农业生产,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克恭克俭,足教足食”,赞扬晋朝君主的勤勉与节俭,确保了民众的温饱。“既教食之,弘济艰难”,说明晋朝不仅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还广泛救济困难群体。“上帝是佑,下民所安”,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以及民众生活的安定。“天佑圣皇,万邦来贺”,赞美晋朝受到上天的保佑,赢得了四方的赞誉。“虽安勿安,乾乾匪暇”,强调晋朝在稳定时期仍需不断努力,保持警惕。“乃正丘郊,乃定冢社”,指出了晋朝对祭祀礼仪的重视,维护了社会秩序。“廙廙作宗,光宅天下”,表明晋朝建立了稳固的宗法制度,使国家繁荣昌盛。“惟敬朝飨,爰奏食举”,描述了晋朝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体现了礼仪的庄重。“尽礼供御,嘉乐有序”,强调了宴会中的礼仪规范和音乐的和谐。“树羽设业,笙镛以间”,展示了宴会中各种乐器的排列与演奏。“琴瑟齐列,亦有篪埙”,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喤喤鼓钟,枪枪磬管”,形容了音乐的宏大与庄严。“八音克谐,载夷载简”,赞扬了音乐的和谐与简洁之美。“既夷既简,共大不御”,表达了音乐既能安抚人心,又能引导人们遵循大道。“风化潜兴,如云如雨”,比喻晋朝的教化如同春雨般默默滋养着百姓的心田。“如云之覆,如雨之润”,进一步强调了教化的广泛与深入。“声教所暨,无思不顺”,说明晋朝的教化遍及四方,深入人心。“教以化之,乐以和之”,指出教化与音乐共同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而养之,时惟邕熙”,强调了和谐与安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礼慎其仪,乐节其声”,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与音乐的节制。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朝盛世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农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强调了教化与和谐的重要性,以及礼仪与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它不仅赞美了晋朝的辉煌,也启示后人应重视教化、和谐与礼仪,以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