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韶
光
今
几
许
,
我
欲
问
流
莺
。
花
影
扫
不
去
,
草
根
锄
又
生
。
心
空
诸
妄
息
,
身
老
万
缘
轻
。
正
是
春
风
好
,
幽
兰
不
肯
争
。
写景
抒情
春天
怀古
花影
草根
赞颂
心境
身心
幽兰
赏析
这首诗名为《春日》,作者是宋代的真山民。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内心的修养态度。首句“韶光今几许”询问春天已经过去多少,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叹。次句“我欲问流莺”,诗人试图从鸣叫的黄莺那里寻找答案,寓意着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接下来,“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通过写花影随风摇曳却无法消除,即使草根被锄去,又能很快再生,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哲理。“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去除杂念,看淡世事,心境如空,身体虽老,但对世间万物的执着减轻了。最后两句“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以春风和幽兰为喻,春风虽好,但兰花选择在静谧中独自绽放,不与世俗繁华相争,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真山民
122首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猜您喜欢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馀人始知。过雨沾香辞落蒂,随风飞絮趁游丝。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鹊踏花翻·花朝行玉峰道中用蝶庵词韵
清·陈维崧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
出仰山
明·严嵩
逶迤遵石磴,怅望别云松。老僧不出户,斋阁自鸣钟。钟声在山间,客子出山去。细雨湿春衣,新寒入高树。此中风景断尘凡,回看翠壑锁烟岚。刘郎不记来时路,千树桃花隔水南。
和洗云厓南园步月晚归韵(其二)
明·王希文
春及阶除草自生,化机神会自怡情。门临瘦竹凭风扫,坐对芳梧爱月明。光霁一圈真觉地,刚柔两字即嚣城。毫釐到此君须认,眼底纷纷岐路横。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隋末唐初·李世民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
经屠氏废宅
明·李本
桃源处士今何处,花落东风尚未归。旧业尽随芳草没,游魂暗逐断蓬飞。月台凤去琼箫咽,烟水鱼沈锦字稀。惟有画桥桥畔柳,春来依旧绿依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