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间
秋
夜
夜
色
秋
光
共
一
阑
,
饱
收
风
露
入
脾
肝
。
虚
檐
立
尽
梧
桐
影
,
络
纬
数
声
山
月
寒
。
写景秋景
写山
抒情
秋节
节令
寒露
场景
赏析
这首宋朝诗人真山民的《山间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夜色秋光共一阑",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晚与秋色交融的画卷,暗示了天色渐暗,秋意浓厚。"饱收风露入脾肝",诗人通过感受秋夜的凉风和露水,传达出身心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宁静与舒适。接下来的"虚檐立尽梧桐影",诗人独自站在空旷的屋檐下,欣赏着梧桐树在月光下的婆娑影子,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最后,"络纬数声山月寒"以寥寥数声纺织娘的鸣叫,增添了秋夜的寂寥和清冷,同时借山月的寒意,强化了整个画面的秋意和深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秋夜的静美,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沉静。
真山民
122首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猜您喜欢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避地惠阳鼓峰用徐心远韵
宋·赵必?
收拾当年破敕黄,山中蕙帐梦魂香。风供松叶暖茶灶,云卧茆窗冻笔床。一雨鸣蛙乱深夜,数声啼鸟怨斜阳。风尘浩荡愁如海,怎得中山醉酒方。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癸巳九日同焦弱侯周季平吴会甫董玄宰林咨伯庄得全六太史携酒兴德寺后池台(其二)
明·区大相
杖屦侵霜叶,壶觞就径花。高风疏薜荔,薄雾隐蒹葭。山绕层城暮,桥通小苑斜。正逢边雁下,西北有尘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