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园
春
·
无
为
灯
夕
上
陆
史
君
一
棹
横
江
,
问
讯
盟
鸥
,
太
守
谓
谁
。
道
皇
华
使
者
,
光
风
洒
落
。
元
宵
三
五
,
乐
与
民
俱
。
宝
榼
金
鞯
,
玉
梅
钗
燕
,
斗
鸭
阑
干
花
影
嬉
。
人
迎
笑
,
似
玉
京
春
浅
,
长
是
灯
时
。
风
流
不
减
人
知
。
算
岳
牧
词
人
谁
似
之
。
把
南
楼
风
月
,
渚
宫
丘
壑
,
竹
西
歌
舞
,
行
乐
濡
须
。
万
斛
金
莲
,
满
城
开
遍
,
朵
朵
留
迎
学
士
归
。
明
年
宴
,
看
柑
传
天
上
,
月
在
云
西
。
节日
地点
抒情
赞颂
写景
秋节
写鸟
地方特色
佳节
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开篇“一棹横江,问讯盟鸥”,通过对水上渔夫与鸥鸟交织声响的情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活跃的画面。紧接着,“太守谓谁”则引出了人事变化的思考,让读者不禁好奇这位太守所思何人。“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这里通过对使者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非凡的气质和高贵的仪态。"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元宵节(即元宵节,即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的喜悦,以及与民同乐的情怀。宝榼金鞯、玉梅钗燕等装饰品的出现,营造了一种华丽而高雅的气氛。"斗鸭阑干花影嬉"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动活泼的一幕,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波与花影间的嬉戏声。接下来的“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通过对人们笑脸相迎和春意盎然的情景描写,传递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而“风流不减人知”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生活的赞赏与珍惜。"算岳牧词人谁似之"一句,则让读者对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产生了遐想,仿佛在询问哪位词人能与眼前这般风景相匹敌。后续几句“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通过对特定地名的引用,增加了诗中情感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最后,“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则是对美好景象的一种总结与期待。而“明年宴,看柑传天上,月在云西”则展望着未来的聚会,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江南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文化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