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崔
九
过
丹
阳
却
上
荆
门
省
亲
江
国
归
心
一
雁
牵
,
河
楼
分
手
数
杯
传
。
千
崖
万
壑
秋
声
里
,
匹
马
孤
帆
落
照
边
。
牛
渚
寒
波
翻
极
浦
,
荆
门
晚
树
合
遥
天
。
他
时
莫
枉
瑶
华
问
,
南
北
相
思
各
渺
然
。
离别
送别
写景
山水
秋景
情感
思乡
亲情
怀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家旅程的想象与感慨。首句“江国归心一雁牵”,以大雁南飞象征友人的归乡之心,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接着“河楼分手数杯传”一句,通过在河边楼台上的离别场景,辅以饮酒的动作,细腻地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千崖万壑秋声里,匹马孤帆落照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凄凉。千山万壑中传来秋日的风声,匹马孤帆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寂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牛渚寒波翻极浦,荆门晚树合遥天”则将视线转向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牛渚的寒波与荆门的晚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遥远的画面,暗示着友人归途的漫长与未知。最后,“他时莫枉瑶华问,南北相思各渺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预示了两人未来可能的分离,情感深沉而真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离别之痛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情趣。
严羽
148首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他的《沧浪诗话》也影响了明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高棅和明代中后期的前后七子。还著有诗集《沧浪吟卷》。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