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地点
山水
朱楼碧水
春天景色
离别
送别
樟树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樟树镇饮酒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先,“吾怜樟树好,取醉欲无还。”开篇即表达了对樟树的喜爱之情,诗人似乎已沉浸在这份喜爱之中,以至于想要永远留在这里,不愿离去。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接着,“酒压鹅儿色,辞歌雉子斑。”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饮酒时的氛围。鹅儿色,指的是酒的颜色,可能是指酒的色泽如鹅毛般洁白或泛着金黄,而“辞歌雉子斑”则可能是饮酒时的歌声,以雉子斑来比喻,增添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意象,仿佛在耳边回荡的歌声中,有着斑驳的色彩,丰富了听觉与视觉的体验。“朱楼当碧水,红日下青山。”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朱楼映照在碧水之上,红日则从青山之巅缓缓落下,色彩鲜明,层次分明,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最后,“兴罢扬鞭去,苍苍烟雾闲。”诗人饮酒作乐之后,兴尽而归,扬鞭策马,行走在烟雾缭绕的道路上。这里的“苍苍烟雾闲”,既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个画面静谧而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饮酒后心灵的释放与宁静。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投射,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

严羽

148首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他的《沧浪诗话》也影响了明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高棅和明代中后期的前后七子。还著有诗集《沧浪吟卷》。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