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庄
菊
日
起
岩
必
东
诸
贤
过
访
(
其
一
)
有
约
临
沧
访
翠
微
,
踏
晴
林
鹤
故
相
依
。
小
山
丛
桂
花
初
密
,
佳
节
重
阳
菊
尚
稀
。
月
转
半
冈
催
送
酒
,
风
回
别
树
笑
传
衣
。
不
禁
短
榻
孤
眠
外
,
犹
起
高
情
数
启
扉
。
写景
佳节
秋节
咏物
桂花
抒情
友情
重阳节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俊在云庄中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温馨。首联“有约临沧访翠微,踏晴林鹤故相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一同探访翠绿的山林,林中的仙鹤似乎也愿意相伴左右,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颔联“小山丛桂花初密,佳节重阳菊尚稀”则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更迭,桂花初开,香气浓郁,而重阳佳节时分,菊花却还显得稀疏,通过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颈联“月转半冈催送酒,风回别树笑传衣”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和风人格化,月光似乎在半山腰催促着送酒,而风吹过另一棵树时,仿佛在传递衣物,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欢愉。尾联“不禁短榻孤眠外,犹起高情数启扉”表达了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在短榻上休息,但心中仍充满对友情的渴望和热情,多次开启房门,期待着朋友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友情的美好与珍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