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居
白
水
青
山
此
卜
居
,
水
光
山
色
澹
幽
虚
。
门
前
亦
种
先
生
柳
,
地
僻
能
来
长
者
车
。
日
落
儿
童
随
杖
履
,
夜
深
松
月
上
琴
书
。
偶
因
消
渴
文
园
是
,
浪
得
虚
名
谷
口
如
。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时间
日与夜
地点
卜居
咏物
柳树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江以达的《卜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白水青山此卜居"点出诗人选择了一个山水环绕的环境作为居所,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水光山色澹幽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空灵,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门前亦种先生柳"借柳树寓言,暗示诗人以古代贤者自比,期待在此过上书香门第的生活。"地僻能来长者车"则写出尽管地处偏僻,但仍有德高望重的人来访,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交往圈子。"日落儿童随杖履"描绘了傍晚时分,孩子们跟随老人散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淳朴。"夜深松月上琴书"则描绘了夜晚读书弹琴的静谧时光,诗人沉浸在自我修养中,享受着这份宁静。最后两句"偶因消渴文园是,浪得虚名谷口如"以文园(汉代才子扬雄的居所)自比,谦称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因为偶然的兴趣,而非追求虚名,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才华的认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卜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减字木兰花·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睡云刚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许闲人作地仙。矮亭修竹。鸡犬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风。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