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田园
惜时
咏物
地点
北乡
情感
思乡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北乡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联“几度花开又出门,海棠带雨怨黄昏”,以花开花落、出门归家的循环,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流转,海棠在雨中低垂,仿佛在抱怨着黄昏的来临,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十年旧事风云散,卅里青山面目存”,十年的往事如过眼云烟,消散无踪,而那三十里的青山却依旧保持着它的面貌,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颈联“绝巘风多吹絮帽,新畲水满绕烟村”,绝壁之上,风吹得更加猛烈,仿佛连帽檐上的絮都被吹动;新垦的田地里,水流充盈,环绕着烟雾缭绕的村庄,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尾联“年来五谷粗能识,爱听禽言布谷繁”,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对五谷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喜爱倾听布谷鸟的叫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亲近,也是对生活智慧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独到见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